《可爱的草塘》教案

时间:2025-04-11 17:15:21
《可爱的草塘》教案

《可爱的草塘》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可爱的草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可爱的草塘》教案1

目的要求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软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去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色、从外洞到内洞的特点。

2、指名说说《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检查预习。

1、本文写了什么地方的景物?对于北大荒,你了解哪些?

2、课文写了北大荒的'什么?

3、出示幻灯片,检查字词读音。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己练习,给课文分段。

2、讨论课文的分段。

四、指名逐段朗读,并说一说主要内容。

五、复习部分生字。

六、布置作业:

读读课文,想一想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说说草塘的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

三、体会在草塘边上看到的美丽景色。

1、指名读读"说走就走---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2、这一段中,哪句写了草塘的美?

3、从这三句话中,你体会到的哪些特点?

讨论分析。

4、有感情的朗读本段。

四、体会小丽介绍的草塘的春、冬两季的特有景象。

1、请两名同学朗读小丽和我的对话。

2、小丽介绍了哪两件事情?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五、体会草塘刀映在河里的美景。

1、自由朗读"我举目四望--显得更白了"。

2、多媒体显示思考练习四第二题。

3、体会美景。

六、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1、提出要求。这篇是按事情的经过叙述的,在事情的发展的过程中,我的思想感情也在一步一步的发生变化,你们能把我们思想感情的线索理出来吗?

2、学生自学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三、复习部分生字。

四、完成读读写写练习。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生字。

2、预习《预习中国石》。

板书设计:

13 可爱的草塘

草塘 景色优美

绿

小河 清

逮野鸡 追狍子 逮鱼 物产丰富

《可爱的草塘》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分别指哪些?

2、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3、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景色美丽,物产丰富”分别描写了哪些?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四、课件设置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草塘的可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讲读第二段

1、指读“草塘有什么特点?课文哪些地方进行了直接描写?”

2、找出文中描写草塘“绿”的词句。

3、为什么同时草塘中的草,看过去颜色不一样?(完成“有色的水越多越深”的实验)作者不但写了草塘静态的美还通过苇草在微风吹拂下“绿浪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把草塘写活了,它是那样充满生机和活力,表现了草塘动态的美。

4、指导朗读。

5、过渡、北大荒的草塘是如此的美,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北大荒的物产丰富的?读后用一句话概括。

6、小丽讲了哪件事来夸耀“北大荒”好得哪儿也比不上。

7、小丽介绍草塘春冬两季特有的景象时,神情怎样?她的这种神情说明了什么?

小结、这部份写了北大荒物产的丰富,用小丽的话说“好像哪儿也比不上,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草塘不仅风景美丽,而且物产丰富,所以称它为‘可爱的草塘’,课文最后又是怎样描写的?

三、指名配乐

朗读第四段、哪一部分写水泡子,哪一部分写小河?

1、思考讨论、水泡子有什么特点?

2、这时作者对北大荒的感情已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哪里看出?“我恋恋不舍地上了岸‘说明了作者已经爱上了这个地方,由开头觉得没意思到恋恋不舍,美丽富饶的北大荒的真实情况使我改变了原来的印象,由鱼引出河“啊……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奇迹,本写一些超乎寻常的不平凡的事,在这突出表现了作者见到在芦苇掩映下小河那种又惊又喜的心情。(分角色读)

3、小河的特点是什么?有表情的郎读小河美的句子。(完成填空)

4、作者想捧起河水洗脸,可后来为什么犹豫了,这种矛盾心情说明了什么?他此时的.心情与初到北大荒时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塘可爱吗?为什么?

2、“我”到北大荒后,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文中找出表达感情的句子。

3、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

本文通过“我”在小丽的陪同下,看到了北大荒的美丽富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赞美了草塘可爱,北大荒的可爱,祖国的山水的可爱,这些可爱的山山水水,等待着大家去开发,创业,建设。

《可爱的草塘》教案3

【教学理念】

以学生自读自议为主线,读中激情,读中悟理。

【教学目标】

1、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丽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自读自悟、反复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北大荒草塘之美丽富饶的感悟,体会作 ……此处隐藏15759个字……的美丽风光,真是太美了!我明天就要回湖北黄石了,想带点这里的特产回去,你给我介绍一下好吗?(引出介绍“春天”一段)

师:“春天是好,到了冬天,零下30多度,冻得人不敢出屋。”

(生介绍“冬天”一段)

师:那你说说,现在有什么好?

(生介绍小河里的'鱼)……

B、学生评议。

五、小结课文。

1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凉,北大荒人用勤劳的双手把它建设成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作为一个北大荒人,小丽热爱自己的家乡,她为家乡感到无比的自豪。同学们,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乡,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课后请大家采用多种方式搜集与家乡相关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附板书:

20 可爱的草塘

风景优美:大、绿

物产丰富:狍子、鱼、野鸡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可爱的草塘》教案14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草塘物产丰富,景色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认识排比句及它在描写景物上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难点:

1.感受草塘景美,物产丰富及作者思想感情变化。

2.从句子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学习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方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

课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草塘的可爱的?

(板书:景色美丽,物产丰富)

二、充分感悟景色美丽。

1.作者抓住了哪些事物来写草塘的景色美丽的?(板书:草塘

小河)请把这些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1)充分感悟草塘美景。(出示CAI:第五自然段的文字内容)

A.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感悟草塘的美景,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些特点来写的?画出有关的词句。

B.交流所学,体会草塘的美。

(板书:大、色彩美、充满生机)

C.用你们自己独有的方式,把对草塘美的感受读出来。

D.是啊,这茫茫的草被风吹拂着,草浪在不停地翻滚,绿色在不停地流动,是多么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啊!让我们来亲眼看一看那美丽的.草塘吧!(播放CAI,教师范读)

(2)体会小河美。

A.用同样的方法品读第18、19自然段。

B.把体会到的美读出来。(引导读出作者的惊喜、小河的清澈及倒影的美丽)

C.欣赏感悟排比句的美,小河的美。

这幅大自然的画卷以清凌凌的河水作背景,倒映出绿的芦苇、蓝的天空、白的云朵。这正是可爱的草塘的一个美丽的缩影。作者因爱而怜,才生怕开坏了这幅美好的画卷。(出示小河美景片断CAI,伴随音乐、朗读、感受小河的景美。)

2.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三、感悟草塘的物产丰富。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草塘的可爱,是缘于风景的优美;而丰富的特产,使可爱的草塘美得那么实在。你们想去见识草塘更可爱的一面吗?

1.自学课文描写草塘物产丰富的段落,并作上记号。

2.全班交流。

(1)读一读你所画的句或段,说一说理解。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怎么理解?

通过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鸡多、鱼多、狍子多)

(2)小组内练习分角色地朗读。

(3)指名读,指导读出小丽的自豪与特产的丰富。

四、回归整体,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自学情况。

可爱的草塘是作者随着对草塘不断深入的了解,情感不断变化后产生的认识。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呢?

开始没到草塘时,作者觉得没意思;看到美丽的草塘后,情不自禁地赞美草塘;听了小丽介绍并亲自捞鱼后,已恋恋不舍了;最后连水中的倒影也生怕弄坏。作者的这一情感变化说明了什么?

(板书:没意思、情不自禁、恋恋不舍、生怕弄坏)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后作业。

请学习了本课后,用本课所学的写作方法从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两方面来夸一夸自己的家乡。

《可爱的草塘》教案15

《可爱的草塘》一文中,“可爱”像粒粒珍珠散落在草塘各处,“我”在寻找这些珍珠的过程中,伴随着对草塘认识的逐步加深,感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感情变化成为串连这些珍珠的一条主线。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以及课后思考题,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路可以确实为:循情——入境——会情,即借助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没意思→情不自禁→恋恋不舍→生怕弄坏),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深入课文内容,感受草塘的可爱,从中体会出文中的思想感情,并口头表达出来,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熏陶。

一、展示草塘美景,体会“不禁”之情

⒈学生默读,用课文中的原句概括答案:“我”初到北大荒觉得没意思,看到草塘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呢?

⒉分层欣赏,感受“走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1)播放草塘录像,采用“定景”与“动景”相结合、彩色与黑白相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观察:你眼前的草塘什么地方“像大海”?分别体会草塘之大、之绿、之动。

(2)学生自由阅读描写“浪花”的句子,画出描写“浪花”动态和颜色的词语,说说“浪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不禁”之情。

二、见闻四季产物,体会“不禁”之情

⒈学生“听读”小丽的介绍:说说小丽向“我”讲了哪几件事,来夸耀自己的家乡北大荒。这几件事各发生在哪个季节?

⒉学生默读“水泡拣鱼”:说说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这件事又发生在什么季节?

⒊从听小丽的介绍到自己下水拣鱼,这一切说明了什么?

⒋“我”为什么会产生“恋恋不舍”的`感情?

三、欣赏如画小河,体会“不忍”之情

⒈学生默读课文,指出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

⒉为什么说小河是一幅“美好的画卷”?

(1)理解排比句,体会“美好”:“画卷”中有哪些色彩?为什么芦苇和蒲草、天空、云朵会“更绿、更蓝、更白”?

(2)为什么把小河说成“画卷”而不说成是“画”?体会“画卷”的妙用。

⒊“我”为什么“生怕弄坏”这幅“画卷”?

四、分类指导诵读,体会“不同”之情

⒈分内容诵读,再现草塘不同季节的景色特征,体会草塘的美丽和富饶。

⒉分角色诵读,体会小丽的自豪和“我”的情感变化。

⒊换位诵读,以导游身份向外国游客介绍草塘,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可爱的草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