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教法、德育渗透点)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景。
3。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理解古诗含义.
2。能借助注释,课后练习,理解古诗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个性化备课: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路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万物苏醒,充满生机与活力,许多诗人都曾在诗中赞美过春天,你们还记得哪些描写春天的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板书: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二、引导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情况。
(杜甫唐朝大诗人,称为诗圣,他的一生跌荡起伏,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后,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边的草堂居住,过上了安宁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江水的歌唱,鸟儿的叫声,吸引着他走出草堂,一路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写下了这组江畔独步寻花共七首,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字字响亮,字正腔圆。
点评:读得声音响亮。字音咬得真准,尤其是这个簇字,是一个平舌音。
3、我们说古诗与音乐一样也有节奏美,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可以试着用做记号。
点评:读得不错,听出来了吗?她在哪儿停顿了。一起试着读一读。
4、光把字音读谁,句子断对,还远远不够,要想把诗读出它的韵味来,必须要理解古诗。回忆学习古诗有哪些方法。
(板书:联系上下文,图文结合,查注释,补省略,换词序,了解背景,联系上下文)
5、理解诗句。
①借助注释自读诗句(可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
②指名朗读,注意下列字音。
畔(pàn)倚(yǐ)簇(cù)
③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再全班交流。
黄师塔前江水东:黄师塔:僧人所葬墓地的黄塔。全诗句意:僧人的黄色陵墓前,碧绿江水缓缓东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倚微风:微风吹拂。全句诗意:春光融融,微风吹拂,让人略感困乏。
桃花一簇开无主:无主??没有主人,任人欣赏。全句诗意:江畔一簇无主桃花,如火如荼忽入眼帘。
可爱深红爱浅红?全句诗意:桃花深红浅红不一,哪一种更另人喜欢?)
④齐读后,指名完整的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悟内涵,体会感情
①自读全诗。思考: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②交流体会。
(诗中描写了春暖花开时节,诗人来到黄师塔前看到江水东流,桃花盛开,颜色有深有浅的美丽景象。表露出诗人当时欣喜的心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自读、指名读)
4、练习背诵。(各人试背、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汇报交流,朗读背诵
1、指名读诗,随机正音。
2、讨论交流。
主要说说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挂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2活动目标:
1、学习古诗,感知和理解古诗描绘的景象。
2、感受古诗的文学语言。
活动准备:
1、古诗《江畔独步寻花》PPT课件。
2、柳条两枝(一条叶子多的,一条叶子少的)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请小朋友喊出“黄四娘”的名字,加深幼儿对古诗人物的印象。
师:小朋友今天有位老婆婆要带我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让我们快把老婆婆请出来吧!嘘!我悄悄的告诉你们她叫“黄四娘”,我们一起把她喊出来吧!(“黄四娘”“黄四娘”)
师:黄四娘年纪大了,耳朵听不清,小朋友再大点声。(“黄四娘”“黄四娘”)
【出示“黄四娘”的图片,加有录音:“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黄四娘,我住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快来看看吧!” PPT课件】
师:啊!这位老婆婆就是黄四娘。你们想去那个美丽的地方吗?(想!)
师:小朋友起立,来吧!跟着我一起随着音乐到黄四娘家去看看吧。我们出发了!
【响起《桃花朵朵开》的音乐,做动作。PPT课件】
【出示黄四娘家的图片,加录音:“孩子们欢迎你们到我家!” PPT课件】
师:哇!黄四娘家到了,快和她打个招呼吧!(黄四娘你好!)
二、 古诗欣赏。
(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师:“黄四娘家美吗?你都看到了什么?”(花、房子、大树……)
师:是的,诗人杜甫,也非常喜欢黄四娘的家,为此他创作了一首古诗,【出示古诗名称:《江畔独步寻花》PPT课件,并让幼儿熟悉古诗名称】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古诗的题目《江畔独步寻花》。你们想听听这首古诗吗?(想)那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认真看、认真听,要回答问题的!
【播放古诗《江畔独步寻花》视屏,请幼儿欣赏古诗。】
师:这首诗是谁写的?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什么是古诗?(引导幼儿说出作者与古诗名称。)
(二)分四段出示四句诗句的图片【PPT课件】
1、出示古诗的第一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黄四娘家花满蹊。”
师:诗中说黄四娘家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很多花)
师:你看见小路了吗?(没有、让花挡住了……)
师:黄四娘家栽植的花非常多,连园中的小路都被各种花儿遮住了。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诗句来表示:“黄四娘家花满蹊。”【出示诗句,朗读时加上有趣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读一下:“黄四娘家花满蹊。”诗句中的“蹊”字, ……此处隐藏15873个字……,学生质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怜:爱惜。
(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4、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
屐齿/
印/
苍苔,小扣/
柴扉/
久/
不开。
春色/
满园/
关/
不住,一枝/
红杏/
出/
墙来。
(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
(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
(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
五、拓展延伸
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可吟诗、画画、习作等)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首先要读好古诗、背诵好古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能够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古诗进行“翻译”,最好是字字落实,有的也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对于关键字,必须知晓它的意思;前两个是基本要求,第三则是对古诗的意境有所感悟,尽可能的走进诗人的世界,揣摩诗人的心境,对古诗的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古诗的学习能力还比较低,对于第一个目标的达成,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第二个目标要教师辅助完成,对于第三个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想象意境,体会感情”:第一,要借助图画、音乐来创设和渲染情境,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把学生带入诗的特定情境中去。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第二,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到的内容,说说《游园不值》中描绘的景象,注意说出感受到的诗人当时的心情。以求真正领略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只有进入意境,才能有感情地朗读。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4今天我与咱班孩子一起学习了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整个过程孩子们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由此诗想到彼诗,由诗想到、听到、看到许多春天的美丽景色。对“春”这些充满春天般活力的孩子们赞不绝口。对于“一年之计在于春”他们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堂课我的设计十分简单:
1、粗读诗,读准字音。读懂作者写的是哪个季节,从哪知道的?
2、再读诗,结合图、注释,读出自己理解的`诗味。
3、三读诗,由本诗和图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4、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用“有什么有什么”归纳作者写的诗景。读出作者注入诗的情感。
5、用白话文说诗意。
6、背诵诗(积累)。
在第三、四个环节中孩子们的表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刘海周说:“我由‘千朵万朵压枝低’想到了‘花落知多少’,我仿佛听见春风一吹,成百盈千的花瓣飘飘扬扬落地的声音。”孟玉凯说:“我由‘自在娇莺恰恰啼’想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仿佛听见鸟儿清脆的歌声,是那样的婉转动听,它们仿佛在大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在第四个环节中,孩子们根据前面几环节所学所悟所感结合诗、结合图归纳出: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花有树、有蝶有莺、有诗有画……
……
这堂课,我为孩子们眼中、心中那灿烂的春天而惊叹!我为春天般可爱的孩子们而骄傲!
江畔独步寻花教案15教学目的要求: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三、教具安排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的其他情况?
二,学习古诗
1理解词语
把你自学的内容讲给大家听。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江畔:江边。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蹊:小路。压枝低:把花枝压弯了腰。留连:舍不得离开。自在: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
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
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
3感情朗读
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
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读,评)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感受春天的欣欣向荣。
4理解意境
三,拓展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望着这一美景,我们真想把他画下来。(画画,展示)
四,课后作业
积累描写春景的古诗
[简析]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