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恐龙》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恐龙》教学反思1三年级美术第六册教材中的《恐龙世界》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往往提起创作,都是比较难上的课。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课的作业要求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而恐龙在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有通过图片来了解它的外貌,而恐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家里恐龙造型玩具或画报及资料。上课刚刚开始,先由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恐龙的画面以及教材中的学生作业,然后让学生展示从家里带来的玩具资料,接下来环节我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创作,而是拿起学生带来的一个玩具说:“同学们,虽然真正的恐龙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根据它的模型,来了解它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观察,它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它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完全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的”。
说到这里,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先画出一个椭圆形,在它的上面画上了一个小圆,又加上两笔,这时学生就大声喊:“这是恐龙的头”,接着又画出它的身体,我这时便趁热打铁。“谁能到黑板前画出它的四条腿”。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在我的帮助下,一名学习中等的学生画出了这只恐龙,不用说,这节课的难点已经突破了。“下面该看看大家的表现了”。同学们都忙着拿起水彩笔画了起来,通过刚才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一些优秀生不用说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稍差一些的个别学生也只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就完全可以顺利完成作业。结果不出所料,在展示作业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到前面展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
《恐龙》教学反思2本文为科学类文章,但是由于对恐龙浓厚的兴趣,学生非常喜欢本文。语文应该姓语,所以,我不能把本文上成介绍知识,而是要从课文中找语文。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以自学为主,教师只是起了一个引导作用。如学习第二段时,教师采用解说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解说,再结合课文内容来学习,始终让学生把学习的权利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节课是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是了解恐龙的种类。为了突出语文课的'特点,我先以雷龙为例,通过比较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和“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抓住语言文字,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并了解雷龙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自己研读了课文,然后根据文章里恐龙的名字出发,依据教师给的示范,自学、小组学这一段研究其它三种恐龙的名字、它的特点、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特点等。
又如学习三至五段,教师又让学生以“你读懂了什么了”来学习。学生说到哪,就学习哪,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让学生补充了许多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研究了自己喜欢的恐龙。
同样作为课外的延伸,我让学生自己去找关于恐龙知识,在班级中开展恐龙知识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研究个够。
《恐龙》教学反思3选择《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上公开课,一是我对课文内容很新奇:恐龙中竟有一支飞上了蓝天?二是儿子很喜欢恐龙,估计班里的孩子也会喜欢。于是我想,一篇我和孩子们都感兴趣的文章,一定能上出精彩来。
但是,真正开始备课之后,我又迷茫了,我不停地问自己:学习这篇课文之后,学生除了知道“鸟类很可能是由一种猎食性恐龙演化而来”的这一科普知识以外,语文能力方面能有哪些提高呢?在课文严谨、准确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哪些内容最具“语文价值”,哪些语言最值得剖析、玩味呢?如何利用好学生对恐龙的喜爱,为这堂课的语文教学服好务呢?还有,这篇说明文中蕴含的科学研究之美,如何让学生体会呢?
一连串的追问,促使我静下心来,潜心钻研文本。根据课后题中“有条理地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的要求,我决定把介绍此内容的第四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在这一段中,我锁定了两个语言学习点:一是抓住“大约”等准确的用词,体会说明文严谨的语言特点;二是抓住“和狗一般??像鸵鸟一样??” 、“有些恐龙??有些恐龙则?”两个值得借鉴的句式,进行语言的模仿、创造。为了避免说话训练陷入机械枯燥的窘境,我准备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再现形象的恐龙世界,以激发兴趣,拓宽思路,使学生有话可说。
至于这一段后半部分涉及的很多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诸如“骨骼中空”、“脑颅膨大”等,因与语文课的学习任务关系不大,我决定略过不提。
确定了教学目标和实施策略,备课就顺利多了。一个晚上就拉出了教学设计,而这之前的思考花了近半个月。由此我想到:在一篇课文中锁定具有“语言价值”的学习点,并找到转化为学生“言语作品”的途径,是多么不易。
课上得很顺利,学生很活跃,从网上下载的丰富的恐龙图片极大调动了他们的兴趣,不少学生的发言极具创意,并没有拘泥于课本所给的句式。评课教师认为这堂课将一篇说明文处理得很“语文”,上出了“语文味”。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3
这次赛课,比哪次的都难忘。因为这次赛课是即兴赛课,对我而言,真是一次挑战。以前的赛课,都是自己准备,然后去讲。而这次,除了在学校的是自己准备的以外,片区和区里的都是临时告诉你上哪课,第二天就讲。年级和课名在前都不知道。
周2的早上,接到了通知,上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我的心立刻一沉,因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说明文。或许与我的性格有关,我喜欢的都是一些情感味很浓的文章。对于此类文章,选公开课时,基本不入我的眼。
想了一个中午,脑袋仍然昏昏的。网上关于这课的'资料非常少,再加上我想网上的东西大家都能看到,也不想用。基本框架我想好了, 因为是第一课时,我想字词是不能少的,主要内容也要学生说一下。然后我就想直奔重点段,主要理解这个段。但就是这个重点段的设计,让人颇费脑筋。这个段是按顺序写的,很有条理。不能用“你喜欢哪句话”或者“你最有感受的是哪句话”来引。教参书上有一张表,主要写的就是这段的理解。我想要不就以学生填表为主,在他们填好后再交流,指导朗读。我想试一下这个方法是否可行,于是我下午把表打出来给我们班的学生填了一下。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填这个表用了相当多的时间,因为这个表上要学生写的字太多,学生写的又慢。这个方法是不行的。晚上我重新考虑了一下。我想还是得以读和感悟为主。我决定先帮学生理清顺序,然后让学生逐句在读中理解,理解了再感情朗读。表还是要填,但学生只是说,不再动笔,我自己填在课件上.
第二天上课是第4节课,在学生欣赏了恐龙图片之后,学生自学 ……此处隐藏8768个字……说,信息技术在本课教学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人说,教是为了不教。故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导与教的关系。在精读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集体学习雷龙,用抓重点词句、了解说明方法、感情朗读等方法来感受恐龙的特点,暗示了学习方法和步骤,为后面的自学作了一个示范。剑龙、三角龙、梁龙等几种恐龙由学生自主研究,并给一个提示,让学生明确目的,带着任务去读书。在汇报时相机点拨,达成共识。这样既激发了自主探求的欲望、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教学灵活机动,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检查反馈来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回答都很精彩,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课堂呈现很多亮点,显得精彩纷呈,焕发生机与活力。这正是学生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积极性后产生的良好效果。
3、积累迁移,将文本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小学语文改革的方向是“读得进,记得住,用得出”。要在充分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
在集体学完雷龙后,我给了学生一个提示,让他们自主研读,然后汇报。这是将课文中的规范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的过程,从而达到记得住,用得出的境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理解能力。
有人说,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都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这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文,在朗读时该会声情并茂,但在具体教授时学生始终读的不到位,这与我没有恰当的指导朗读技巧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在学习雷龙时,通过“庞然大物”等词语可以说明雷龙的大,学生已经提到“庞然大物”的意思,我就该适时的让学生读好庞然大物这个词语,通过朗读关键词来读好句子。同样的说到三角龙时,“望而生畏”就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我又草草的解释完词语就过,没有充分给孩子朗读的机会。
2、时间把握不够到位,复习占用时间太长,教学内容安排太多,出现前松后紧课堂教学现象。乃至感情朗读成了一句空话。
3、在预设时考虑不太详细、周到,所以当学生的回答没在预设之中时,便显得有些紧张,以至于课件不能与学生的回答同步出现。这也说明自己的心理素质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我想,教完一课后,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助于指导今后的教学。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恐龙》教学反思13在讲《遥远的恐龙世界》这篇课文之前,我在课下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恐龙,尤其是男同学。讲课前两天,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回家自己预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这篇课文,读熟课文,并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可以超越课本内容,选你喜欢的形式展示给大家,比如,读书、画画、讲故事、表演……终于,要学这一课了。一上课,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和以往上课就有很大的不同,事先准备的资料都整齐地摆在自己的桌上。我说:“这节课我们就来上汇报课,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准备的一一展示给大家吧。谁先来?” 话音刚落,何宜泽同学高举着一幅画走上讲台:“我画了几只正在吃树叶的雷龙,你们看他们的`身子多么笨啊!”,我赶紧帮他把画贴在了黑板上。
这时,李树林同学也拿着一张画跑上了讲台:“我画的是翼龙,我的翼龙是天空里的英雄。它张着大翅膀,在天空中飞行。”还有很多同学迫不及待的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画。这时,张新宇一手拿暴龙的玩具模型,一手拽着瘦小的李刚,走上讲台,恶狠狠地说:“我是贪心的暴龙,今天我又可以美餐一顿了。来吧,快让我吃了你。”还有几位同学也都进行了表演,赢得了热烈地掌声和欢笑声。还有两名同学说,:老师,我家有恐龙故事的光盘。”我说等下节课,我们到多媒体教室观看好吗。同学们高兴极了。最后, 张家铭同学讲了霸王龙的故事,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着笑着,虽然课堂有点乱,但是同学们兴致高到了极点。
备课伊始,我只是想换一种方法来教学。谁知,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转变教学思想,突破陈旧的教学方法,使课上有声、有形、生动活泼、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课文融为一体,很好地处理了教学重难点,也有利于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恐龙》教学反思14恐龙的灭绝,我本以为书上的种种说法已经很有代表性,很难再想出其他的原因了。不过试试看,也许能说出点什么呢。于是,我对学生说:“你觉得曾经是那么辉煌的恐龙家族灭绝的原因还有什么?”陈中杰说:“可能是其他星球撞上地球,发生海啸,把恐龙都卷到水里了。”尽管他不明白海啸是海底地震所引起一种灾难性的海浪。但猜想独一无二,又能联系当今社会时事,所以我对他大加赞赏。紧接着,杨文杰说:“可能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地震,使山崩地裂,恐龙掉到了地底下。”金正抄补充到:“而当时没有测量地震的地动仪(前面刚学过《数星星的孩子》)”我听了,为学生的.想象力感到骄傲,但地动仪是人类发明的,作为动物的恐龙不仅不会制造这种科学性极强又很精密的工具,又如何能使用呢?所以我又觉得很好笑。不过当然克制住了。只是说:“他们不知道哪里什么时候发生地震,所以逃脱不了地震的灾害,对吗?”有的学生说:“也许当时火山爆发,恐龙灭绝了。”李求乒说:“他们可能吃了一种有毒的食物,中毒死了。”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很有可能,不得不佩服他能想到这一点。雨菡说:“也许是有一次天气太热了,庞大的恐龙找不到水喝,渴死了。植物都枯萎了,恐龙又找不到吃的,饿死了。”有这种想法的学生真有逆思维,因为课文中的一种说法是:有一次,地球上的天气突然变得很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李求乒又说:“可能是因为恐龙之间相互残杀,最终恐龙灭绝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是个谜,因为很多的科学来往往是源于大胆的猜想。尽管今天学生的猜想没有考虑那么周全,但在课堂上我分明感到一些学生跳动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有时候觉得学生尽管可气,可无法掩盖他们的灵气。当老师的也许就是靠了这么一点点的对学生的欣赏而支撑他钻研繁难的教学吧。
《恐龙》教学反思15《恐龙世界》这一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恐龙”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从小就玩恐龙玩具,看有关恐龙的连环画,听有关恐龙的故事,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我首先以恐龙图片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使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外型,上课时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恐龙玩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看哪组同学创作的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课堂上,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恐龙,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够抓住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进行具体的分析;也都能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以充分体现和展示他们的个性。
最后,展示优秀的恐龙题材的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学生们在明确作业要求前提下,完成了一幅幅优秀的恐龙世界的作品,在评价活动中,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力。整节课学生学习气氛十分热烈,学习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