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说课稿

时间:2024-05-12 07:32:27
《风筝》说课稿

《风筝》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风筝》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风筝》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贾平凹。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风筝》这篇课文位于第三单元,此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秋天”。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词语。

二、说学情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的一个转型期,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刻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品读描写人物的心情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五、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力求达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二)学法

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心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的方法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入到情感深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六、说教学流程

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完成,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结构,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感悟课文,体会“我们”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课前谈话,复习引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进入情境,问喜欢放风筝吗?放过风筝吗?怎么放的?(设计理念: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再次感受

放风筝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复习,加深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围绕“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这句话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放、找)(设计理念: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既是检测他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细读探究,体悟情感

课文主要讲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叙述层次清晰,结构一目了然。通过这三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文中孩子的心情起伏变化。在教学时,力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再有感情朗读体会他们的心情。同时,力求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己读,自己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

2.同桌交流,试图让学生互相补充,加深认识。

3.交流探讨。

伴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以次出示了文中的6个表达心情的重点句子(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环节运用试读、指名读、齐读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孩子们不断变化的心情,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中间重点设计了三次想象,两个重点疑问,试图打开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孩子们的心情,深入地体会孩子们思想情感,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总结回顾,朗读全文

1.总结。

2.朗读全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再次走进文中,感受他们童年的美好时光。(设计理念: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再对各部分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回到整体上进行综合归纳,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准确感知和深入理解。)

3.作业设计:

让学生回顾自己生活中的快乐瞬间写下来。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设计理念:为了体现“得法于课内,得 ……此处隐藏24829个字……对“鲁迅先生前后情感、态度的变化”的把握,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的精神,同时了解“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这一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

问题预设:

“鲁迅先生看了讲论儿童的书后,回忆起了二十年前的哪一幕?前后情感有什么变化?”

“精神的虐杀是指鲁迅先生对弟弟什么的虐杀?”

“你有过这样被精神虐杀的体验吗?”

“今后看到有人抹杀儿童天性的行为,你可以怎么说?”

(设计意图:采取中间突破的教材处理方法,选择恰当的切入口,提出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

学法: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精神的虐杀”的具体含义;结合自身体验理解并朗读“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性”这一句话。(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朗读、体验,在讨论与思考中掌握知识。)

⑵ 教法:出示教学“主问题”。探讨文章“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这一主题。(设计意图:以主干性问题促使教学深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并通过教师的小结,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关注人生。)

学习障碍预测:这个主问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深入的研读,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在众多的信息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可能容易找到文章前半部分鲁迅和小兄弟之间的冲突而忽略了文章后半部分鲁迅对小兄弟“我可是毫不怪你啊”的误解,学生可能容易找出鲁迅对小兄弟的爱而忽略了小兄弟对鲁迅的爱,学生可能不清楚对问题的解答的表述等。

教师帮助对策:在学生阅读全文,划找相应词句后,组织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进行赏析和朗读,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内容先拟:

① 引导学生对文章后半部分的关注:那么文章后半部分是不是也有误解中的亲情的体现呢?

② 引导学生对“小兄弟对鲁迅的爱”的关注:冲突是双方的,那么亲情是不是也是双方的呢,弟弟也爱鲁迅吗?

③ 指导学生对问题解答的表述:赏一句话,用赏析说服人(就是对自己划找的语句,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人信服);读一句话,用美读感染人(有感情的诵读自己划找的句子,用读来传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打动听众)。

学法:划一划,文中哪些地方写的是我和小兄弟之间的“冲突和误解”

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既然是“冲突和误解”,又为何还能体现出亲情?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动脑,既培养筛选问题的能力,又突出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3、发现、探究问题,突破难点:

教法:出示日本著名作家,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对鲁迅先生及其文章的评价,引导学生勇敢的向文章意蕴深厚处进军。

(设计意图:把课文作靶子,通过文本意与读者意的冲突,引学生对作品作深入的思考。)

学习障碍预测:

⑴ 学生提不出问题。

⑵ 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

⑶ 学生等待老师说标准答案。

教师帮助对策:

⑴ 适当的方法指导。

⑵ 保证一定的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时间。

⑶ 小组交流,整合问题。

学法:默读全文,划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交流筛选、整合问题,全班交流探究。(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4、课外体验与拓展:

教法:出示作业,两题任选一题。其一是写一篇“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的文章;其二是课外阅读鲁迅先生的《故乡》和《秋夜》,探究环境描写在鲁迅作品中的作用。(设计意图:根据“阅读最近发展区”原理,进行迁移训练,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

学法:读作业题目,选择作业内容,课外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其一是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和发现美的习惯;其二是以此来引导学生走近鲁迅,了解鲁迅,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步入文学殿堂。)

《风筝》说课稿15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三、学习方式

1、我国语文教学有“熟读、精思、博览”的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他认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使之见于书,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达到口诵心惟,使之能和谐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互相质疑、解疑,进行朗读评价。

四、教学思路:

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多种方法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根据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将本课设计为如下环节:

1、联系生活经验,导入“风筝”。

“谁愿意把自己放风筝的心情跟大家说说?” “放风筝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呢?”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2、感受“憧憬”,体会读书。

引导学生找出“我最喜欢的部分”。

(1)做风筝

(2)放风筝。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

“我们急切地盼望能找到它,让我们一起去找找风筝吧。”

学生默读句子,提出疑问。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你才会垂头丧气?” ③学生连起来自由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 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小组内读一读。

课件出示: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

3、引导想象,拓展学生的思维

“故事的结尾没有说我们能不能找到那失去的风筝,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同学们,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了吗?我们仅仅是为了寻找一只风筝吗?还在寻找什么呢?”

学生展开想象,小组交流。

4、总结全文

(结合板书),我们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我们是在寻找我们幸福的寄托!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风筝》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